1.学历造假
首先当然是直接伪造某个学历,或是进行完某一阶段的课程但并没有拿到学位证书,却声称自己达到某某学历。这类行为存在相当的主观故意,一旦被查出来也无可辩解,属于严重的道德问题。
在这里要提醒公司人注意另外一种情况:由于背景调查的报告在描述时没有任何语言修饰,基本都用是和否来确认信息,所以求职者在表达自己信息的时候也要严谨。对于背景调查出来的结果有问题的地方需要和求职者再次沟通核实具体的情况,因为有的问题可能是面试者在面试的时候没有说清楚导致背调出来的结果有差异,比如在面试的时候简历提到了博士学位,但是调查的时候发现是博士在读,这种情况可能就导致企业认为学历有造假的成分,可能会失去这份工作。
2.工作时间造假
这种造假可能并不被很多人重视。比如有些求职者为了使自己的工作经历看起来更稳定,流动率低,会延长某一段工作经历的时间,使简历上的工作更具连贯性。但这些情况很可能在背景调查中被发现,并且不会被当做小失误而原谅。
3.岗位描述造假
岗位描述造假通常有两种情况,一是对单位某一岗位,尤其是管理岗位的时间进行扩大。二则是对其工作描述进行夸大,例如任职的功劳,在描述参与某项工作的情况时将自己描述成项目的领导者或占据主导地位。
如果升主管的时间有意扩大,或是涉及一个项目时,与实施情况不符地将自己描述成占据主导位置或核心人员,这些都是为应聘提供优势的,所以不能说是小失误。如果被发现此类造假,也是不能原谅,会立即取消录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