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文章中清楚地写道:“通过背景调查,我们可以考察求职者过去的工作表现、职业经历的真实性和职业道德的好坏,可以有效地把一些编造简历、损害单位利益的职业素质低下者拒之门外,可以进一步提高单位聘用成功率,降低单位用人风险。”后来我在回复中又补充说明:“我写此文完全是实际工作的总结,越做背景调查越能感觉到它的重要性,所以想把它写出来与同行分享。我不知道多少人把这篇文章认真读完,文中已经非常清楚地列出背景调查的几个主要重点:1、职业经历的真实性;2、过往工作业绩表现; 3、工作中职业操守或职业道德。但是大家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过去雇主对求职的评价和背景调查难做上,殊不知一个简单的电话,就可以把不少的假简历者,损公肥私者,不辞而别或拒不做工作交接者现出原形(实际工作中因此否定的最多)。当然在国外作为一项成熟的招聘手段(很多专业调查公司专吃这碗饭)使用已经很久,而我们仅仅是刚刚开始,方法和手段需要不断完善和丰富,但这不能成为不做的理由。如果现在不开始,那什么时间才会做?”所以关于背景调查的目的已经说的非常清楚。
至于方法、流程及注意事项,我也在文中做了详细论述。而且在实际工作中,都是经过大量的实践检验,都有实际案例支持。大家可能对虚假简历已经司空见惯,对随意撒谎和缺乏诚信之流深恶痛绝,可我们在做招聘的时候如何将这部分人封堵在大门之外往往做的不够,单纯地相信自己的面试技术是无法解决这一问题的。我从不否认优秀的人力资源人员通过简历筛选、有效面试可以将大部分不合格人员剔除出去,无数的事实告诉我们,没有一个面试官可以自信地说,通过自己面试找到的一定是品德优良、业务过硬的人才。尤其是规模比较大的公司,即使你的面试水平再高,你能保证所有人员都被你面试把关吗?如果不是,你又如何能够让公司众多的招聘官具有象你一样的人员甄选能力?笔者十三年的人力资源管理经验,大到公司副总裁,小到促销员,面试人数成千上万,曾经多次一个人背着行李包,马不停蹄往返于国内各个省会城市,平均一天面试20人左右,中间甚至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面试经验不可谓不丰富。为了切实感受一线招聘的真实情况,到今天为止,我还要亲自筛选公司部分职位简历,经常参加公司各个职位层级的人员面试。在这个过程中,我随时可以了解目前人才市场的基本信息,掌握它的主要特征和发生的变化,随时调整公司的招聘策略。
相信各位都应该有深切的感触,今天的人员流动频率越来越快,人才市场结构性矛盾越来越严重,简历虚假现象越来越多。对那些工作经验比较丰富,面试技巧很高的人员,很难通过短短一个小时的面试把可能不真实的东西还原出来。集中体现在以下几方面,一是虚报工作时间,比如在一个公司的半年经历说成二年,甚至工作两个月的也说成是几年,已经离职了好久还会把长时间的失业或其他的工作经历延续其中,更可笑的是还有根本没在那里工作过。这种情况最多,占被否决的70%左右,也是最最容易通过背景调查识别出来的。二是虚报工作职位,把区域主管的职位描述成省级经理(如果有个二年的工作经历,基本的情况他会很了解),把专员的岗位写成部门经理等等,这种占被否决的10%左右,背景调查也很容易出结果。三是职业道德低下,在职时违纪违法,损公肥私,或离开时不正常工作交接等,这种情况也会有,背景调查时原单位一般不会隐瞒实情,属于过街老鼠人人皆知喊打的主。以上几种情况全部属于事实,被调查单位无争议出现,且不受个人关系、好恶影响,我不知道不少人所说的难度在哪里。至于普遍反应变数较大的原单位评价,能够得到客观公正的评价更好,关键还是结合求职者个人情况,以及面试得到的信息进行综合分析、判断。无论什么信息,如果我们通过各种途径能够更多地掌握和求职者的更多的材料,会更有利于我们作出最终的录用与否的判断,减少人员招聘的失误和风险。
对人力资源新知识、新技术的不熟悉、不掌握甚至无知并不可怕,可怕的是自以为是,拒绝学习,自己把通往成功的路子给堵死。记得1998年的春天,我还在一个传统大型国企做劳动人事工作,而我在深圳华为人力资源部就职的大学同学来北京参加国展的人才招聘会,一夜长谈的是他们公司如何做人力资源,如何想法设法把国内各知名高校通信专业优秀博士生、硕士生全部纳入囊中,连一点机会都不给竞争对手;他又是如何在北京几大书店把人力资源书籍搜刮一遍,回去好恶补人力资源管理知识。我们只看到华为的优秀,但优秀的背后是因为它拥有大量的优秀人才。在和同学一夜长谈后,我不由得自惭形秽,感觉自己如同井底之蛙,并下决心离开当时还是铁饭碗的单位,从此以后走向真正的人力资源从业之路。建议那些对新的知识充满怀疑的同行们,多和一些规范的外企人力资源人士接触交流,多看一些从人力资源发源地美国原版或翻译过来的人力资源专业书籍,多了解人力资源发展的前沿知识,让自己始终拥有一颗学习之心,尽早成为优秀人力资源管理实践者。
最后把北京大学著名学者钱理群先生写给青年朋友的话送给亲爱的同行们,请大家认真思考领会钱先生的原话的内涵:“在我看来,或者说在我的理想中,今天的大学特别需要“沉静”、“清洁”和“定力”,即“静、沉、定”这三种精神力量。当整个社会陷于喧闹,大学,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沉静;当整个社会被腐败所污染,大学,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清洁;当整个社会陷于浮躁,大学,大学里的老师和学生,就应该有定力。我常常想,一个人最合理的生存状态应该是什么样的?我想用两句话来形容,就是“脚踏大地,仰望星空”。作为人来说,尤其作为一个大学生来说,要使我们获得健全的发展,最重要的就是这两条:一是如何脚踏大地,如何和我们生存的这块土地、土地上的人民、土地上的文化保持密切联系;另一个就是如何仰望星空,有一种超越于物质现实生活的精神的追求。”
我想从事人力资源的我们何尝不是“脚踏大地,仰望星空”,同样需要“静、沉、定”这三种精神力量,拒绝喧嚣和浮躁,保持宁静和清洁,决不哗众取宠,多干实事,少说空话,这样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才大有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