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表时间:2021-07-30    浏览次数:2524

签了竞业协议还能录用吗?

对于竞业协议,大部分职场人都从互联网大厂(如B/A/T等)中得知不少,有人看戏自然有人探究。因此,处于招聘第一线的HR,对“竞业协议”最关心的莫过于该如何规避此种风险。

 

PART

1

“涉违反竞业协议”HR该怎么看?

 

在职场上,“无缝跳槽”、“骑驴找马”的现象常见,但无论哪种情况,因对中高层人员没有背调清楚而引致的法律纠纷及损失,实属HR的一大工作失误。

在这里,给大家解释一下竞业协议是什么:竞业禁止协议是什么?

 

竞业协议,是指根据法律规定或用人单位通过劳动合同和保密协议禁止劳动者在本单位任职期间同时兼职于与其所在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或禁止员工在原单位离职后从业于与原单位有业务竞争的单位,包括创建与原单位业务范围相同的企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规定: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可在劳动合同中约定保守用人单位的商业秘密和与知识产权相关的保密事项。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竞业限制人员到与本单位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有竞争关系的其他用人单位,或者自己开业生产或者经营同类产品、从事同类业务的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

 

例如以下案例:

 

张某于2010年3月入职A公司担任技术部总监,双方入职签订了竞业协议书,约定自离职五年为竞业限制期,张某不得从事相关工作,同时A公司需支付35%的竞业限制补偿金。2013年10月,张某离职,并获得A公司按月足额的补偿金,2016年1月,张某入职B公司担任技术经理,A公司以存在竞争关系,通过诉讼程序要求张某继续履行竞业限制义务。经法院审理判决,根据法律规定,本案中张某已超过两年法定竞业限制义务期,并未违反竞业限制义务。

 

当然,竞业协议并非每个入职员工都需要签订,且不属于强制签署范畴。通常来说普通员工不需要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签订竞业限制协议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但同时需要提醒的是,竞业协议和商业机密是两码事,哪怕没有签竞业协议,任何人也不该泄露商业机密,这是基本的职业素养和法律意识。

 

PART

2

“竞业禁止协议”也是背调的选项之一

 

对于员工背景调查,工作履历、教育背景、信用风险、工作评价等成为常见背景调查项目。因此,背调“一刀切”的现象也在部分企业人才招聘中普通存在,即忽视岗位、职别等差异性,统一用常见的背调项目来甄选候选人。表面看来是“背调过”,然而作为识别候选人的有效性却不尽人意。

 

尤其是近年来,商业竞争的激烈程度不断加剧,求职者跳槽频繁、简历夸大其词的更是司空见惯,相应的职业失信事件频发。所以,在甄别候选人时,对其做背景调查成为了HR招聘环节常规操作。对员工以往的工作表现、能力和业绩、记录等情况作为核查候选人其面试信息真实性的基本手段。

 

关于竞业协议,互联网大厂中会有很多故事案例。在一些互联网、高科技企业为保守公司商业秘密,对员工的竞业限制越来越严格,这里要特别强调:企业主动要求签订相关竞业协议,一方面做好自身的商业秘密保护,另一方面是为了防止被竞争对手通过“挖角”等方式窃取商业秘密。

 

比如早在2015年,老干妈商业机密遭窃取,系离职人员所为。

 

经过排查,老干妈机密遭窃取一事,确定为曾任老干妈质量部技术员贾某。贾某离职半年,便以假名做掩护在另一家食品加工企业任职,从事质量技术管理相关的工作。

 

贾某在老干妈任职期间,与老干妈公司签订了“竞业限制与保密协议”。约定贾某在工作期间及离职后需保守公司的商业秘密,且不能从事业务类似及存在直接竞争关系的经营活动。但从结果来看,这份协议形同虚设。

 

PART

3

面对竞业协议, HR、企业需要怎么做?

 

职级越高的员工,越容易被执行竞业。那么相应地,在录用中高层人员、核心敏感岗位的员工,在录用前,HR需要对其“是否签订竞业禁止协议”进行核查。如果没有进行核查,候选人被原单位要求赔偿违约金,那么新的用人单位将可能要承担法律风险和连带责任。

 

首先,向候选人本人了解是否与原单位签订竞业协议。

 

其次,进行背景调查。HR自主开展或委托专业第三方背景调查机构进行,向原单位进行背景信息调查,核查候选人是否与原单位签订过竞业协议。


行业限制:
如明确有竞争性的企业,或者明确的工作岗位等等。

 

在核查竞业禁止协议时,HR可以自行注意以下几点:

 

地域限制:如跨国公司或国内企业,HR要核查清楚竞业协议里地域限制。

 

时间限制:如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相关规定,竞业限制期限不得超过两年。所以HR在核查候选人提供的竞业资料若写的是五年,是不会生效的。

 

面对竞业禁止协议,还需要怎么做?

 

企业面临“竞业禁止协议”的案例不会千篇一律,比如观火背调背调顾问曾在核查一名候选人时,就遇到“为避免竞业禁止的限制,一直使用假名”的案例

 

某服务平台公司从竞争对手公司挖人,为了避免竞业禁止的限制,员工入职后一直使用假名,同事均不知道其真姓名,且该员工是通过第三方公司签署合同和缴纳社保,该员工离职后无法核实该段工作经历的真实性。

 

因此,HR对“竞业禁止协议”相关背调内容的不清晰、不明确,将可能会给自己和公司带来很多不必要的纠纷和损失。因此,大部分企业在对中高层、核心敏感岗位等候选人,会选择第三方背景调查机构进行专业背调,结合科学、全面、客观的背调报告来精准地筛选合适的候选人,最大限度地防范企业用工风险,降低雇佣成本,提高组织和企业的运营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