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表时间:2021-03-03    浏览次数:1654

背景调查的注意事项

背景调查的注意事项 

背景调查也是招聘中的一门学问,如果操作不当可能损害应聘者利益,影响公司的雇主形象。为了避免主观因素的影响,让背景调查结果更客观,在做背景调查时,一般要向求职者单位人力资源部门调查,求职者上级主管、同事和客户作为补充。 
因为人力资源部门更能够站在中立的角度上客观地评价员工,这样可以避免上下级共同做假欺骗的事情发生。具体来说,在背景调查操作中要注意以下几点: 

要点一:告知应聘人,获得允许和理解 

背景调查在一定程度上可能触犯了应聘者的隐私,为了互相的全面了解,获得互相合作的机会,在征得应聘者的允许和理解下可以进行。 
在做背景调查之前,往往会和被调查者事先签订一份“背景调查授权书”,这样做的目的是即保证对被调查的尊重,同时也可以作为说服被咨询对象接受询问的有力的授权证明。 

提供完授权书以后,可以要求被调查人提供一些可以作为他证明人的联系方式。在《应聘人员登记表》中设计一栏“背景调查”,让应聘者提供最近工作的单位,并提供证明人及联系电话。《应聘人员登记表》需要应聘者签字,并声明所填的信息都是真实的。 
这样做相当于已经告诉应聘者我们后续可能会做这样一个工作,那么应聘者将谨慎地对表格所填的信息负责。而应聘者也能理解企业谨慎录用人的行为,而不会导致应聘者反感调查隐私甚至投诉公司这种做法。 

要点二:不对应聘人未离职的单位进行调查 
如果向候选人正在受雇用的公司了解情况,会给应聘者的工作带来不便。因此,在做背景调查时,不宜贸然对正在受雇的公司进行背景调查,可以通过其他方式了解相关信息,而不要带来对应聘者的不便。 

要点三:在面试过程确定背景调查的重点 

应聘者的很多信息可以通过面试对应聘者进一步收集,通过判断,对于面试中应聘者提供的有疑点的在背景调查时需进行核实。如工作时间、在工作中承担的角色、工作的真实业绩等,这些方面的疑点需要在面试时就进行记录,作为为背景调查的重点。 

在进行工作经历背景调查时,一般重点对最近两份工作的经历进行了解与核实。如果最近两次经历时间都不长,而且受雇的公司比较多,可以重点调查5年内的工作经历,因为最近的工作经历能更好地反映目前的能力状态。同时,对于经常换工作的应聘者,需要更多了解应聘者的离职原因。 

要点四:背景调查一定要彻底全面。 

背景调查一定要做彻底,不能草草了事。首先要有调查计划,确定调查内容及调查方式,然后再通过正式渠道展开调查。总之,调查一定要系统全面。 
背景调查对象不要太多,一般只对重要职位进行背景调查。限定要调查问题的范围,主要对于求职者工作情况有关的方面进行调查,而无关的特别是涉及到个人隐私的问题,要坚决避免。应该优先选取求职者的前上司或同事进行调查,由于这些人跟求职者有最多的工作接触,对求职者的品行、能力、工作态度有更深刻的了解。 

要点五:最迟在决定聘用之前做背景调查 

从背景调查的内容上看,做一个人的背景调查工作量也不小。因此背景调查最好安排在终试结束后,并在入职前进行。此时大部分不合格人选已经被淘汰,对淘汰人员自然没有进行调查的意义,这样量就小很多了。 
一定要在发出入职通知前进行,如果候选人已经上岗,后因调查发现不合适,让应聘者在试用期离职,这样作不仅伤害了应聘者的利益,也加大了公司的招聘成本。 

要点六:电话调查时把握重点,礼貌有效提问 

调查人员做背景调查时应简单地自我介绍,要礼貌、语言得体。充分考虑背景调查信息提供者的时间,把握重点,对于对方时间紧急的,提问也不必面面俱到。 

要点七:谨慎看待推荐信的价值 

利用推荐信所得出的结果对求职者未来的工作业绩的预测效果是很差的,原因是大多数推荐或证明材料对求职者所提供的证明材料是积极的,因而很难利用它们对求职者进行区分。 

要点八:谨慎调查求职者的“犯罪记录” 
因为“犯罪记录”只能由公安部门掌握,是内控有犯罪前科人员的重要资料。“犯罪记录”也属于个人隐私,公安部门负责为当事人保密,一般不能随便公开。只有军事行政机关出于职业和保密工作的需要,其实一般的公司在正常情况下不需要也不允许做这种调查。 

要点九:慎用调查结果 
通过背景调查可以得到关于求职者的各种情况,这些情况既有客观情况,也会有诸如关于被调查者的性格等主观性较强的内容。由于有些调查结果的主观程度较强,在决定是否录用时,要慎用这些调查结果,要尽可能使用实事来进行决策。尤其在应聘者与原工作单位存在纷争,或与调查者交恶时,对方都可能出于报复提供不利于应聘者的信息。这时,企业需要给应聘者解释的机会,并通过其他途径甄别信息的真伪。 
背景调查并不是万能的,错误和失真有时难以避免。但如果将背景调查同其他甄别手段相结合,就会大大提高选择的正确度。


image.png